2007年:促使中國環保意識抬頭的報導
2006年11月,廈門當地政府宣布將興建一座生產有毒化合物的化工廠,地點距離人口超過220萬的廈門市只有7公里。這篇2007年5月在香港《鳳凰周刊》刊出的文章是最早探討該問題的新聞報導,透過公開記錄和採訪,呈現當局如何不顧已知的健康和環境風險通過該計畫。
報導刊出後,當局迅速下架廈門境內該期的《鳳凰周刊》,但文章仍持續在網上流傳。在廈門居民的抗議下,當地政府只好將工廠遷往福建省內陸人口較少的地區。廈門事件開出第一槍後,中國各地相繼出現抗議化工廠的大規模運動。
關於《鳳凰週刊》
1996年創刊的《鳳凰週刊》為鳳凰衛視旗下的新聞雜誌,香港媒體集團鳳凰衛視在中國多處設有辦公室。《鳳凰週刊》持續聚焦報導影響中國人民的地區性和全球性議題。鳳凰衛視現為國有媒體。
當時發表的第一篇關於該主題的文章。
2007 年,在南方都市報、鳳凰周刊等多家媒體報導該項目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後,廈門市居民中標搬遷擬建的石化綜合體。
儘管香港雜誌鳳凰周刊3月份發表了一篇關於該工廠潛在環境危害的批評文章,但該版本很快在廈門下架。但是,它在福建其他地區以及中國其他地區和廈門都可以使用,並很快被在線社區成員所接受。
廈門市民對PX項目及其對健康和安全的潛在威脅的廣泛認識,源於2007年5月20日左右同時發送到他們手機上的一條短信。隨後,短信內容在網上引起了廣泛討論。然而,在政府宣布將於 5 月 30 日重新評估該項目之前,傳統媒體的新聞報導並非不受限制。從短消息發佈到宣布重新評估之間,只有兩個地方性平面媒體——香港雜誌鳳凰周刊(5月25日)和報紙南方都市報(5月28日)的相關專題報導。毗鄰廣東省。
兩天后,中國最負盛名的周報《南方周末》又報導了一篇題為《廈門市政府宣布推遲數十億人民幣PX項目,原因是其毒性傳聞》的專題報導。
「鳳凰周刊:廈門,一座島城的化工陰影」
記者 劉炎迅
船駛出和平碼頭後,吳偉忠一直蹲在甲板上,望著海天交接處的水面。那裡霧氣迷濛,一片狹長的陸地隱約呈的碼頭算起,直線距離不過7公里。「政府在上面圈了一大片地來搞重化工,特別是PX項目,搞得人心惶惶! 」
吳所謂的PX,學名對二甲苯,屬危險化學品和高致癌物。該項目由騰龍芳烴(廈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龍芳烴)投資興建,預計2008年建成投產後,將成為中國大陸最大的PX生產企業,並將與廈門市海滄區先期建成投產的若干化工項目構建一條石化產業垂直整合帶。
海滄區目前為全國最大的台商投資區和海峽西岸重要石化基地。當地官方稱,這條從PX、PTA到聚酯化纖垂直整合的化纖產業鏈的形成,「對海滄工業產值的拉動、工業重鎮的形成以及廈門市和福建省工業產值的拉動,都將起到極大的作用。 」
而在當地民眾眼中,PX為核心的產業鏈卻成了無盡的噩夢。坊間抗議之言一直未斷,但鮮受重視。
2007年兩會期間,廈門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趙玉芬等105名全國政協委員、化學專家聯名提交了一份提案,明確指出PX項目存在洩漏或爆炸隱患,對廈門市的百萬人口構成潛在威脅,必須緊急叫停項目並遷址。
至此,抗議的聲音從網路走向現實,廈門民眾的化工恐慌引起各方關注。
環保漏洞
吳偉忠在床上翻了個身,將臉埋進被子裡。
已經是4月25日的凌晨時分,他還是不能入睡。幾小時前,一場大雨剛剛停歇,空氣裡的酸臭味變的格外濃烈,厚厚的被頭仍然阻擋不住氣味闖入鼻腔,他瀕於崩潰。
吳翻身下床,「反正薰得睡不著,出去走走。 「他離開家門,徑直向小區外東面的綠化帶走去,他暗自想著:「那兒花花草草的多些,或許味道會好些。 」
半道上,吳遇到鄰居小周和小黃等三人。沒等吳開口,小周就搶著說:「是想去呼吸新鮮空氣吧,別去了,綠化帶那還是一樣的酸臭。 」這一席話,讓吳頗感鬱悶,「這種日子讓人怎麼過! 」
吳漫無目的的在小區裡走著,不時與迎面而來的鄰居相視苦笑,並不言語。
這一年多來,像吳這樣的海滄區居民,似乎都成了半夜散步的「夜貓子」。吳說:「痛苦得很,晚上被薰得睡不好,白天總是無精打采,工作起來也沒勁。 」
一年前,吳買下位於海滄區東南面這處小區房,搬家那天,他喊來一幫好朋友,點了一萬響的電光鞭,他說,存了好多年的錢,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可以安穩的生活,當然要開心一下,熱鬧一下。
沒過多久,2006年底,PX等化工項目接連上馬,所有的興奮和喜悅之情都消解在間或襲來的酸臭味中。
吳說,現在海滄靠近化工項目的居民,很多寧願到其他區租房子住,特別是一些待產的孕婦。
有居民質疑,海滄區境內密佈著那麼多的化工廠,幾年來卻連個空氣監近控點也沒有,廈門市每天都有預報空氣質量,可唯一落下的就是海滄區。「如此一來,海滄不成了環保漏洞了嘛!沒人管的孩子。 」
去年7月,在民眾的強烈要求和質疑聲中,福建省環保局聯合廈門市環保局對海滄進行了三天的空氣質量監測,結果是硫化氫及臭氣濃度等多項指標都超過了國家標準。
幾年前,海滄境內還沒有興建一家化工廠之時,常被廈門人稱為「城市氧吧」。住在海滄農場附近的馬翌城說,他家一帶原先樹木蔥鬱,又臨著海,空氣特別地好,「特別是爬上380多米高的蔡尖尾山上,很養生的水土和空氣。 」
「我們那時都活得健康,哪裡像現在,好像只是半條命了。 」馬說,更具殺傷力的威脅,或許是來自化工廠的洩露或者爆炸事故。
化工產業鏈中的PX項目
「彼岸就是我們的夢魘! 」一位居住在鼓浪嶼上的居民說。
與鼓浪嶼隔海相距僅7公里的騰龍芳烴PX項目工地,佔地達114.7公頃,緊鄰另一座大規模的化工企業—-廈門翔鷺石化及騰龍特種樹脂項目。濃厚的煙塵漸次從彼此相鄰的數十米高的煙囪裡噴出,帶著刺鼻的怪味四下彌散。
登岸走進PX項目工地,收入眼簾的是一片寬廣得尋不見確切邊際的黃泥地。在這片泥地的一角,是幾排簡易活動房,四周散落著一些鋼筋模具。PX項目的首批承建方之一的浙江東方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上百名工人正在當地溫厝村附近租房待命。
被圈入PX項目中的土地分屬於溫厝、漸美等幾個村莊。為了圈地和施工的順利進行,幾個村莊的村民將陸續搬離。按騰龍芳烴的計劃,已定制的廠區其他設備將於2008年前陸續運抵海滄,到2008年底,產量80萬噸的PX項目將全面建成投產。
PX項目進展得非常快速,是「坐上火箭的化工項目。 」已公開的消息顯示,2005年7月,騰龍芳烴PX項目通過國家環保總局的環評報告審查。2006年7月,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一個月後,海滄土地開發總公司迅速開始徵地。10月15日前交地。40多天徵地拆遷1920畝。
據《廈門日報》記載, 2006年11月17日,國台辦常務副主任鄭立中,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何立峰,騰龍芳烴廈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耀智,翔鷺石化企業(廈門)有限公司董事長俞新昌共同按響動工汽笛。這標誌著騰龍芳烴年產80萬噸PX項目與翔鷺石化年產150萬噸的PTA(對苯二甲酸)二期項目同時正式動工。
「PX項目不同尋常! 」吳偉忠說,他在報紙上看到,當時活動除了福建省和廈門市的主要領導出席外,「商務部原副部長、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安民,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會長李水林,福建省閩港、閩台、閩澳經濟促進會副主任鄒爾均等」也出席了動工典禮。
「這是廈門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對提升海峽西岸石化產業國際競爭力,擴大當地經濟總量具有重要意義。 」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丁國炎在當天的致辭中說,「PX項目的動工得到了國台辦、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等國家有關部門大力幫助,體現了國家對海峽西岸建設的大力支持。 」
據介紹,騰龍芳烴廈門有限公司是中國大陸首家由外商投資,生產對二甲苯(PX)的石油化工企業,公司佔地114.7公頃。騰龍芳烴作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海峽西岸重要的石化發展基地,總投資108億元人民幣,預計2008年底建成投產。該項目建成投產後,騰龍芳烴的工業產值將達到400億元以上。
作為PX項目的下游,翔鷺石化PTA二期項目是廈門市重點工程。該項目到2008年底項目建成投產後,翔鷺石化的工業產值有望突破300億元。「未來的海滄投資區,將成為世界級的芳烴系列產品製造中心。 」黃耀智稱。
2002年10月順利投產的PTA一期項目,總投資超過50億元,產能已達150萬噸/年,是世界上單線產能最大的PTA裝置,在當地官員們看來「無疑是一項成功之作」。但是在吳偉忠這樣的普通民眾眼裡,PTA的一期工程很糟糕,讓人頗感鬱悶,「污染那麼大,臭味也大,從它身上就能預見到以後PX項目會有多糟糕的環境危害。 」
但在官方那裡,「彼岸的夢魘」似乎從未出現。2007年1月14,廈門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上發布的《向總書記報告》文章中寫道:「廈門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 – 騰龍芳烴年產80萬噸PX項目和翔鷺石化年產150萬噸PTA二期項目正式動工,意味著一個世界級的『石化巨人』崛起海峽西岸,它將使福建石化產業兩大重點中的聚酯化工形成中下游完美垂直整合」。
翔鷺集團總裁俞新昌的打算是,兩大項目投產後,翔鷺石化和騰龍芳烴將形成從上游至中游再至下游的化纖產業鏈垂直整合,達到原料自給自足、循環節能的目標。到2008年,翔鷺集團可與中石化、中石油和中燃集團比肩,並列成為中國石化「四巨頭」。
網路民意難敵GDP意志?
隨著PX項目推進,保護島城免受化工侵害的抗議維權之聲在網路中迅速蔓延。
「一個低級且致命錯誤暢通無阻地進行,一座宜居的溫馨的城市,也許從此只能成為記憶和夢想。 」一位廈門市民在博客中說,「2005年11月吉林雙苯廠爆炸,引起的松花江污染事件,連俄羅斯人都膽驚心驚,罪魁禍首就是這種PX。人家眼裡惟恐避之不及的世界級的垃圾和危險物,在我們這裡成了「世界級」的寶貝,非將其插入城市的心臟不可!是誰,徹底匍匐在了資本的腳下,而置人類的自由、尊嚴、健康與安全於不顧?人類的信念何在?」
身為廈門人的專欄作家連岳,也在自己的博客中說:「(PX)一旦投產,將使整個廈門本島,甚至是人口稠密的閩南三角都籠罩在劇毒的化工陰影當中。在極端情境之下,比如戰爭、恐怖襲擊,它就是送給對手及恐怖分子的禮物。只要這個工廠一有閃失(人命就不算了,反正也不怎麼值錢),對閩南經濟的致命打擊,可能將損失天文數字般的GDP。 」
近年來,廈門的空氣質量由全國第十淪落為2006年福建省九地市倒數第三,官方將原因歸結為日益增長的汽車尾氣,但是,更多的民眾認為與快速崛起類似PX這樣的的重化工項目關係密切。
網名為「看海滄我的家園」的網友,在博客中指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吳凡介紹,在我國,癌症患者數量奇高顯然不是正常現象。如果一個地方的癌症發病率奇高,原因無非有兩個:遺傳病史和生存環境的巨大影響。據海峽導報2007年4月7日的報導,廈門市衛生局公佈的廈門居民死亡原因是肝癌。其中海滄區、集美區的惡性腫瘤死亡率為114.00/10萬;思明區、湖里區的惡性腫瘤死亡率為125.81/10萬,佔總死亡率的29.25%;同安區、翔安區的居民惡性腫瘤死亡率為141.67/10萬。按我國癌症的發生率約為70/10萬人的比率看,廈門的居民同樣處於這樣一個高頻發生惡性腫瘤死亡率的城市。 」最後該博主質問:「是什麼導致廈門,這個美麗的海島城市上空正籠罩著高危的……」
對於坊間的諸多質疑,廈門官方並未一味迴避。2006年12月13日,海滄投資區管委會原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胡祖祥接受該報採訪時表示,「先進的生產工藝,高質量、全自動、全密閉的生產設備,再加上科學嚴格的管理,現代化工生產的環保安全上了一個新台階,與傳統的、老舊的化工生產不可同日而語。 」海滄環保分局一位負責人也說:「PX項目現場設有自動安全報警設施,如可燃氣體檢知器、液位報警器、火災報警器。易爆區內則設有防爆電機、防爆燈具、防爆儀表、防爆通訊,消除引爆因素。一旦發生事故如何疏散人員,海滄區也設立了一套相應的應急措施,已經編制完成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以有效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
騰龍芳烴總經理林英宗也對外宣稱,項目在環保方面的直接投資達4.7億元,佔總投資額的5%-7.5%。但有分析文章指出,千里之外的寧波,投資的聚氯乙烯(PVC)項目在環保方面的投資已佔總投資額的20%左右。
不過網路輿論普遍認為,官員們更多的言論則表明,網路上廣泛的民意輕易就會被GDP意誌所消解。
2007年1月30日,廈門市工業經濟暨品牌工作會議上提出,隨著工業集中區的大規模開發建設及PX、PTA等一批大項目的相繼建設,今年該市工業總產值預期完成2800億元,力爭達到3000億元。
「兩大項目(PX和PTA)預計投產後產值達800億元以上。 」廈門市委常委、海滄區委書記鍾興國也在一篇題為《借東風鼓浪揚帆聚合力跨越發展》的講話稿中說。此前,他曾對外透露,2005年海滄的工業總產值達到464.1億元,在廈門市各區、開發區中名列第一,其中石化化工產業的貢獻率達到五成以上。
2月8日,廈門市委領導在海滄區調研時強調,要「繼續保持金戈鐵馬、狂飆突進的態勢和氣勢」,「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珍惜機遇,全力以赴抓好徵地拆遷,切實保障好PX、PTA二期等重點工程建設」。
院士聯名上書
2007年春天的全國政協會議上,院士趙玉芬、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沈士團、院士田中群等105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一份議案,要求叫停廈門PX項目。
網路民意至此獲得了更為有效的上呈路徑,開始引發更多關注和討論。
據趙玉芬等化學專家的調研示意圖顯示,海滄PX項目中心地區距離廈門市中心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鼓浪嶼均只有7公里,距離擁有5000名學生(大部分為寄宿生)的廈門外國語學校和北師大廈門海滄附屬學校僅4公里。
不僅如此,項目5公里半徑範圍內的海滄區人口超過10萬,居民區與廠區最近處不足1.5公里。大陸《石油化工企業衛生防護距離》中規定,年產20萬~60萬噸滌綸的企業,當地風速2~4m/s時,衛生防護距離應為900米。
與趙玉芬一起進行調研的廈門大學化學教授袁東星指出,「類比滌綸企業,海滄PX和PTA項目的衛生防護距離也應為900米。但事實是,海滄興港花園住宅區離翔鷺石化PTA項目不足500米。 」
而10公里半徑範圍內,覆蓋了大部分九龍江河口區,整個廈門西海域及廈門本島的1/5。而項目的專用碼頭,就在廈門海洋珍稀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的珍惜物種包括中華白海豚、白鷺、文昌魚。
「PX(對二甲苯)是一種危險的化學品,也是高致癌物,極易導致胎兒畸形。 」趙玉芬在接受大陸媒體訪問時說,「再好的環保措施,安全性也仍存在隱患,我們根本不能用爆炸或洩露的可能性來衡量,一旦發生危機,後果不堪想像。 」趙玉芬說。
廈門主城區位於一座島嶼上,即俗稱的廈門本島,上有湖里和思明二區。本島只有兩座跨海大橋與外界相連,一是位於本島西北連接集美區的廈門大橋,另一座是位於本島西南連接海滄區的海滄大橋。
趙質疑,「一旦海滄PX 項目發生極端事故,或者是危及該項目安全的自然災害,如颱風、地震、海嘯,乃至恐怖威脅,廈門本島的上百萬居民,不知要花多少時間從四車道的廈門大橋撤離? 」
資料顯示,國際上的PX項目集中在亞洲地區,尤以韓國和中國為多,台灣地區和韓國等地的項目與較大城市的直線距離一般大於70公里,而中國大陸則一般約20公里。例如,韓國年產40萬噸PX的LG Galtex公司距離光州87公里,馬來西亞年產45萬噸PX的AMSB公司距吉隆坡238公里,泰國年產11萬噸PX的ATC公司距春武里52公里。而在國內,同樣年產80萬噸PX的揚子石化,離南京市25公里;建設中的年產60萬噸PX的洋浦開發區,距海口市128公里;建設中的年產45萬噸PX的福佳大化距大連市17公里;建設中的年產70萬噸PX的中金石化距寧波18公里;而年產65萬噸PX的台灣六輕工業區,距台中市70公里。可見,廈門年產80萬噸的PX項目距市中心僅7公里,是目前國際國內距離最近的項目。
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曾指出,中國化工石化行業存在的嚴重佈局性環境風險,是近年來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激增的根本原因。有些建設項目,單個考慮時似乎都符合環保標準,有的甚至達到了先進水平;但是從區域環境容量或區域規劃角度評估,多個項目放在一起又明顯不合理。
2007年3月14日上午,國家環保總局環評司司長祝興祥在潘岳副局長的授意下,與參與提案的沈士團與田中群等委員進行溝通。大陸媒體透露說,「祝興祥也似乎無能為力,因為一個根本的問題是,項目投產是國家發改委批的,國家環保總局在項目遷址問題上根本沒有權力。針對該單個項目的環評早已通過。環保總局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就是對廈門市絕不再批新的化工項目。 」
陰影的背後
「在騰龍芳烴問題上,缺乏全面有效的環境披露和公眾參與,而置民眾的安全於險境,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罪錯? 」有觀察人士認為,廈門面臨的化工污染陰影的背後,是中國大陸城市功能區規劃中的環評公眾參與的缺失。
國家環保總局在2006年2月22日發布《環評公眾參與暫行辦法》時特別指出:公眾參與是解決中國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而環境資訊披露制度是公眾參與環境事務的前提。
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指出,「實行環境質量公告製度,定期公佈各省市有關環境保護指標,發布城市空氣質量、城市噪聲、飲用水水源水質、流域水質、近岸海域水質和生態狀況評價等環境資訊,及時發布環境事故資訊,為公眾參與製度創造條件。 」
「大家都在質疑,專家也參與了,但目前好像還沒有出現關鍵性的解決路徑。 」吳偉忠說,4月28日又是一個週末,他沒有呆在家裡休息,和幾位鄰居乘船出海,他們都不願呆在臭味薰人的家裡,「那差不多是慢性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