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媒體調查並揭發校園毒跑道事件,推動中國相關改革

2016年:媒體調查並揭發校園毒跑道事件,推動中國相關改革

2016年6月,北京校園的毒跑道問題引發擔憂,點燃全國家長對兒童安全和寬鬆環境法規不滿的怒火。北京白雲路小學新裝設聚氨酯跑道後,家長陸續回報孩子出現流鼻血、皮疹等症狀,整起事件由《財新》的調查報導〈 “毒跑道”恐慌〉率先揭露。檢驗結果顯示跑道含有甲醛等危險化學物質,引發民眾對全國各地類似跑道的擔憂。報導刊出後其他媒體相繼跟進,民眾的抗議聲浪也被放大,引發全國關注合成材質運動地板監管系統的失靈問題。

這起媒體報導促使白雲路小學等多所學校拆除問題跑道,全國各地的合成材質跑道也因此暫停施工,待更嚴格的規範公布後再復工。深圳和上海等城市實施新規定,對生產和安裝過程中的有毒物質加以限制。這起事件也暴露出招標流程和監工上的缺失,促進相關改革,使相關人士轉而優先考慮品質而非成本,並向責任方問責

關於《財新

《財新》是中國少數的私營媒體之一,2010年由記者胡舒立創辦,現在仍持續發表批評性調查報導。《財新》在揭發政府處理 Covid-19 疫情的情況後,2021年被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簡稱國家網信辦)從預先批准的《網際網路新聞信息稿源單位名單》中刪除,大幅減弱了傳播力和影響力。儘管如此,《財新》截至2024年的訂閱人數已超過120萬,穩坐全球(英美兩國以外)最大訂閱媒體機構之一的霸主地位

【封面報導】『毒跑道』恐慌

見習記者周辰財新週刊趙晗實習記者周航和金瑛

3月17日:在廣州街頭被帶至黃村街派出所

上篇:「異常症狀」何來?

2016年6月22日,一份檢測報告最終給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白雲路分校(下稱白雲路小學)眾多焦灼的家長提供了確定的答案。

一個多月來,白雲路小學的塑膠跑道是否「有毒」成了該校學生家長的心病。在家長的不斷質疑和努力之下,最終,按照比國家標準更嚴格的「深圳標準」所做的一份檢測推翻了此前「合格」的結論,檢驗結果顯示,該校操場確有數種污染物超標。

除了在塑膠跑道最終檢出數種國標未包含的有害物質,白雲路小學十餘個教室的空氣採樣也測得甲醛含量超標,雖其濃度不會造成急性中毒,但長期影響不可忽視。

毒跑道」事件近年來在中國多地發生。在許多案例中,愛子心切的家長將孩子出現的一些不適症狀與不明原因的跑道異味聯繫起來。他們幾乎確信,孩子的流鼻血、嘔吐、皮疹或是其他症狀與新修的塑膠跑道有關。

在「毒跑道」案例中,學生所表現出的許多不同症狀是否確實由塑膠跑道引起,尚不能確定。在財新記者採訪到的幾起案例中,對「毒跑道」的恐慌通過網路社群傳播,家長們多是先聽說「毒跑道」的相關新聞,後開始關注自己孩子的「異常症狀」。而權威醫院的檢測顯示,絕大部分出現流鼻血等症狀的孩子身體指標並無異常。

在食品安全事件頻繁、環境污染難題未解的今天,缺乏安全感的華人家長的神經已經繃得太緊。但若沒有孩子家長這一份「不理性」的焦慮和敏感,「毒跑道」的真相何日才能揭開?

恐慌蔓延多校

四年級女生的母親齊琳(化名)對財新記者說,自己或許是白雲路小學最早意識到毒跑道問題的家長。2016年春天,每天中午站在校門外接孩子回家吃飯時,她總是能聞到一股「跑道味」。

齊琳是個細心且敏感的媽媽,在10歲女兒身上傾注了所有的關注和愛。為了確保營養和衛生,女兒上小學四年來,她從不讓孩子在學校吃午飯,時刻關心她的各種健康指標。

「從2015年11月到2016年6月,孩子只長了5公分。」她告訴財新記者,一開始她只是糾結於孩子「不長個」,2016年2月,女兒又在學校體檢中查出視力下降,雙眼從正常視力變成4.2。齊琳很驚訝,10歲的女兒竟然成了家族裡第一個近視眼。

當她又一次聞到學校操場傳來的「跑道味」的時候,心中開始出現疑慮,加上不時在網路上看到「毒跑道」的新聞,她開始恐慌:白雲路小學的跑道,會不會也有問題?

在小學校門外等候接孩子的家長多是媽媽們,她們常討論孩子學校的課業、上輔導班情況、小升初有多難,也會討論孩子的飲食、健康。

「有一天,一個媽媽對我說他們孩子班上有同學10天流了6次鼻血。」齊琳當晚把這個消息告訴微信群組裡的家長,終於開始有幾個家長關注此事,開始與齊琳一樣關注「毒跑道」的相關新聞。

2016年5月,白雲路小學為了籌備學校的體育節,召開了一次家長會。齊琳連忙在群組裡發聲,讓家長們去學校的時候,關注一下跑道異味的問題。和齊琳的女兒一樣,不少家長的孩子為了體育節,在操場上排練團體操已經一月有餘。

直到去參加體育節的家長會,王山(化名)才真正覺得操場有問題,然後他覺得,兒子的流鼻血症狀似乎不一般。他對財新記者描述說,兒子在白雲路小學上三年級,以前也經常流鼻血,但近幾個月的鼻血「有些異樣」,以前鼻血很快就能止住,但現在的鼻血「一直往下掉」,很難止住。

家長會開完後,群組裡關於塑膠跑道的討論開始熱鬧起來。參照先前的「毒跑道」新聞,他們發現自己家的孩子也有不少「症狀」,與新聞中所提到的「流鼻血」、「嘔吐」類似。

群組裡的媽媽們開始敏感起來,每一個有關孩子的敘述都會引起眾人關切的回應和討論。「媽媽們會說誰誰今天又流鼻血了,誰誰誰今天起了皮疹,誰家孩子總是吐。」王山說,他兒子的腳上有一點潰爛,一開始以為是染上腳氣了,現在想來,應該也是對毒操場過敏。

5月底,在家長微信群組裡,越來越多人開始溝通孩子的症狀。想到先前因為籌備體育節,孩子們連續20多天在操場上排練,家長確信,孩子不適症狀的來源「就是毒操場」。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給孩子請假,同時開始向多方要說法。十幾個家長去教委交涉未果的消息激發了眾家長的憤怒。最終,憤怒的家長們聚集到校門口,要求學校「給個說法」。

白雲路小學出現「毒操場」的消息,迅速成為北京家長圈最熱的新聞之一,「毒跑道」恐慌一直蔓延。在位於北京西北海淀區的上地實驗小學,焦慮的家長們在十幾分鐘之內加滿了一個上限為500人的微信群。不少人討論,自己的孩子也在一年內出現了流鼻血、頭暈、起疹子等症狀,並且「近一兩個月是集中爆發期」。

同時,北京展覽路一小、平谷六小等學校也因學生流鼻血等問題爆發家校矛盾,兩所學校亦先後剷除了塑膠跑道的表層,家長隨即要求,要像白雲路小學那樣「鏟到見黃土」。

不尋常的症狀

鼻孔流著血的孩童面孔,抓著沾滿鮮血紙巾的小手,長著皮疹的細弱手臂……一張張圖片在微信群中流傳,這些景象讓每一個父母毛骨悚然。

「流鼻血」成了家長口中與「毒跑道」最相關的症狀。上地實驗小學家長代表唐寧表示,她的女兒近一個月已經流了5次鼻血,她在與其他家長的交流中發現,孩子班級裡流鼻血的情況並不是少數。

然而,學校的統計卻與家長反映的情況有所不同。上地實驗小學一位劉姓主任向家長們表示,老師們也對學生的流鼻血狀況做了統計排查,並未發現集中明顯的問題。

「每年的期末考階段都是孩子們身體容易產生一些情況的時候,特別是春夏相交的時候,活動多、氣候乾燥或有心理壓力,會產生流血情況。」劉姓主任說。

該校一位女性教師也向財新記者表示,自己的女兒就在本校讀三年級,班級連續三天的記錄顯示,流鼻血的孩子就兩個,而且都只流了一次,並沒有頻繁流鼻血的情況。

在上地實驗小學家長的症狀統計中,孩子的症狀還包括頭暈頭痛、噁心、發燒、皮疹等。 而在北京昌平區回龍觀快樂寶貝幼兒園的家長統計中,該幼兒園「毒操場」引起的症狀還包括一些幾乎每個幼兒都會經歷的常見問題,例如厭食、腹瀉、夜驚等。

有家長描繪出更不尋常的症狀。

一位家長對財新記者說,在鋪設跑道的半年中,自己孩子的視力突然直線下降;又有一位說,自己10歲的孩子居然查出了高血壓;一位爸爸說,女兒莫名頭暈,有一次頭暈目眩時,說自己看到了「一道藍光」。

「去看醫生了嗎?」6月21日,在一場家校溝通會上,上地實驗小學校長這樣問一位向他傾訴孩子症狀的家長。

「看了,醫生也查不出來。」這位家長憤怒地回答。

當白雲路小學開始出現「罷課」時,北京市西城區教委主任丁大偉建議家長帶孩子們前往兒童醫院和復興醫院做身體檢查,之後,學校也安排了相關醫學專家來現場諮詢。

很快,家長中開始傳言,這些教委指定的醫院已經開始「統一口徑」了。

對於這個說法,王山深信不疑。他舉例說,一個孩子的家長拿著孩子的化驗單去問醫生,其中一個指標超過了一些,醫生的答覆是沒什麼意義。「什麼叫沒什麼意義?都已經超標了怎麼會沒有意義?」王山憤怒地說。

當財新記者追問王山有沒有帶自己的孩子去醫院檢查時,王山說,去驗了血,但檢查報告沒去找醫生看,因為做完檢查之後,醫生就下班了。

6月12日,白雲路小學所在的西城區衛計委副主任趙剛通報學生身體檢查情況表示,截至6月10日,區衛計委共收到216例學生檢查報告,包括近期到醫院就診的報告,79例指標合格,137例有指標超過正常值。其中97例缺乏對應臨床表現,33例凝血超出正常檢查範圍要複診,7例可能有脂肪肝等疾病。未出現學生患有急性中毒、血液疾病等報告。

無一例中毒

6月8日,多位上地實驗小學的家長來到解放軍第307醫院為孩子們做血液檢查。

根據307醫院網站介紹,這家醫院開設了全軍及北京地區醫院系統第一個專業檢測臨床毒物、藥物的實驗室,擁有國內最先進的各種毒物檢測設備和工作經驗豐富的毒物檢測專家,能對937種常見毒物、藥物及其代謝物進行快速篩測。

那幾天,307兒科門診貼出一份告示表示,由於近期各種事件導致全國各地家長紛紛來院檢查(毒物檢測、生化各項檢驗等),導致醫生工作量明顯加大,並且秩序混亂,以至於疾病患童無法及時就診,延誤治療。

財新記者向醫院宣傳部門求證得知,引發兒科門診「人滿為患」的正是「毒跑道」事件。某兒科門診護理師向財新記者透露,5月底以來的兩周中,每日因「毒跑道」來醫院檢查的孩子有100多人。

然而,沒有一個孩子確診中毒。

上地實驗小學的一位侯姓家長向財新記者展示了8份檢驗報告,並稱多數孩子出現白血球、淋巴球偏高,部分孩子免疫和凝血有問題的狀況。

307醫院兒科門診主治醫師李沛穎在看過8份檢驗報告後則對財新記者表示,這8個孩子的身體都沒有問題。

例如,一份家長所說的「不正常」的檢驗報告顯示,一位被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的8歲男孩大部分血液檢查指標均為正常,家長所謂的「凝血有問題」是指報告單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為36.5s,而正常值為22.7至31.8s。

「指標有些偏差也是正常的,畢竟參考值是依照成人的標準。」李沛穎說。

仍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帶著孩子湧入307醫院檢查。一位來自黑龍江的家長向財新記者表示,自己六年級的女兒在黑龍江當地的醫院已經查過身體,一切正常,但還不放心,一定要帶她來權威醫院看看。

近期因「毒跑道」問題來醫院做檢測的孩子特別多,沒有一例被檢測出中毒,李沛穎說,「家長們要相信醫生,不必恐慌。」

截至採訪當天,該醫院沒有檢查出任何一個因「毒跑道」中毒的孩子。

另有北京某三甲醫院耳鼻喉科醫生向財新記者表示,小孩子流鼻血很常見,多數情況下常見的可能原因有黏膜乾燥、過敏、感染等。刺激性氣體可能誘發頻繁的噴嚏,可能會增加流鼻血的風險。但要確定流鼻血和跑道的關係非常困難,除非做對照試驗,但是倫理通不過。

但這也無法減輕家長們的憂慮。「所有指標都達標也不能保證體內無毒。」一位家長向財新記者表示,孩子們的每一點異常都會讓他們膽戰心驚。

家長的行動

6月3日,和家長衝突最激烈的時候,白雲路小學的保全報了警。當天數十位家長圍堵在學校門口,數十名學生家長齊聚白雲路小學門口,舉著「排除毒操場,救救孩子們」的牌子呼籲和校方對話、拆除跑道。

「我是下午3點到的。」王山說,當天學校東門一度有人潑水驅趕家長,堅持到最後的家長在學校門口耗到了凌晨5點,但他們除了警察,誰也沒見到。

雖然沒見到校長,也沒見到教委領導,家長們的訴求還是傳到了。西城區教委基建科隨後告訴財新記者,教委會正在組織專業人士對跑道進行「國家級檢測」。6月5日,國家建築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操場進行採樣,進行檢測。

一週多以後,6月12日下午,西城區政府及教委相關負責人召開記者會,通報操場塑膠跑道的檢驗結果。結果顯示,除一間音樂教室甲醛超標外,其餘教室空氣和塑膠操場檢測樣本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

但這份「合格」報告並沒有平息家長「鏟跑道」的要求。這時,越來越多的家長響應號召,不再送孩子去上課。王山覺得,堵校門那天,雖然大多數家長並沒有站出來,但大家找到另一種方式來抗議學校的不作為。

一位還在堅持上課的四年級學生告訴財新記者,在此期間,大部分學生沒有來學校,他的班上36個學生,只有6人還繼續到校,整個四年級的4個班級共100多名學生,僅有17人到校,「乾脆並成了一班」。

沒有學生上課,白雲路小學只好正視跑道的問題。2016年6月17日,白雲路小學宣布全校停課,拆除塑膠操場後再復課。

「他們還不承認教學秩序已經受影響了。」王山說,事實上,在宣布學校停學之前,大部分孩子已經「罷課」了。

6月17日,白雲路小學快速剷除了操場,僅一上午,操場的塑膠面和瀝青層已基本被剷除,堆出兩個約兩層樓高的土堆,一工人正在土堆上灑水,防止揚塵。

一位公路產業的家長向財新記者表示,他目測挖掘深度約20公分,裸露出的黑色和黃色的泥土和碎石面,專業上被稱為「水泥穩定碎石層」,「一般挖到這種程度已經足夠」。但也有家長擔心有毒物質會滲透到泥土裡,覺得應該再深挖下去幾公分,「徹底拔毒」。

白雲路小學被挖開的操場的圖片在上地實驗小學家長們的微信群裡轉了好幾次,上地實驗小學的家長振奮了不少。

6月21日,在與校長的座談中,校方拿出了上地實驗小學操場檢測全部符合國標的結論。唐寧也拿出了白雲路小學「檢測合格」的結論,並堅稱,不管是否達到國標,有異味,就應該把操場鏟掉。

這一天是星期二,下午放學時分,上地實驗小學的小學生們三三兩兩走出校門,跑道風波並未對這所學校的出勤率造成太大影響。放學後,校長告訴幾位前來座談的家長代表,學校和教委正在研究解決操場異味的辦法,但沒有妥善後續方案之前,不能一鏟了之。

「白雲路小學的跑道可以鏟掉,我們的孩子就沒人管了嗎?」在場的家長生氣地說。

北京市西城區是中央部會、政府部門辦公區的聚集地,因此其他學校的家長不禁聯想,白雲路小學跑道之所以能順利剷除,一定是因為白雲路的家長「管事兒」。

「我們就是小老百姓,出了事沒人管。」王山不認為白雲路小學的家長有多麼「高端」,家長打了市民熱線、12315、市衛計委等各種投訴電話,被各處推脫,最終還是要回到區教委。

拆除跑道的抗爭還發生在幼稚園。在30萬居民居住的北京最大經濟適用住房集中區回龍觀,一些家長對這裡的民辦公助配套幼兒園快樂寶貝幼兒園的操場品質產生質疑。今年5月1日,幼兒園鋪設跑道後,許多家長發現孩子開始生病。

王穎(化名)向財新記者介紹,今年6月初,家長仍能聞到跑道「刺鼻的氣味」。她的女兒萌萌自跑道鋪設開始便發高燒,咳嗽不斷,在之後的十幾天一直住院,診斷為肺炎。家長統計,最常見的症狀是咳嗽,此外還有發高燒、流鼻血和起疹子。家長要求學校拆除跑道,萌萌媽更是為孩子辦了退學。

如今,回龍觀快樂寶貝幼兒園的操場已經拆除,但萌萌復學無望。校方要求王穎以交出「鬧事家長」名單作為交換條件,王穎表示,堅決不同意。

第二份檢測報告

6月12日,白雲路小學跑道的第一次檢測報告指出,根據現行國標,塑膠跑道各個檢測項目均合格,除了一間音樂教室以外,所有教室空氣均合格。這個結論讓家長們很不服​​,他們希望能參考深圳更嚴格的地方標準對跑道以及學校教室進行檢測。

經過西城區教委有關領導和白雲路小學校方領導同意後,6月12日,由家長們指定的深圳信測標準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光明分公司對白雲路分校相關環境指標再次進行了檢測,檢測所參照的標準為深圳市教育局委託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編製完成的《合成材料運動場地面層質量控制標準》(徵求意見稿)。

2016年6月22日,白雲路小學跑道品質與教室室內空氣品質第二次檢測結果公佈,按照「深圳標準」,白雲路小學跑道材料中多環芳烴、短鏈氯化石蠟結果都高於參考限值,英文簡稱MOCA的4,4′-二氨基-3,3’二氯二苯甲烷部分取樣點含量高於參考限值。

幾種超標污染物中,多環芳烴的檢測極限是50mg/kg,然而四個取樣點均超標6倍-9倍,短鏈氯化石蠟限制為1500mg/kg,四個點位結果皆超標20餘倍。這或許是先前家長苦苦尋找的「跑道味」的來源。

讓家長們更加大吃一驚的,則是先前「教室空氣合格」的結論被推翻,該校採樣的16間教室的室內空氣中,甲醛全部高於國標參考限值。

甲醛屬於I類致癌物,長期、低濃度接觸甲醛會引起頭痛、頭暈、疲倦、感覺障礙、免疫力降低,並可出現瞌睡、記憶力減退或神經衰弱、精神抑鬱。

還來不及慶祝鏟掉跑道,白雲路小學的家長們一片嘩然:孩子們的教室也有問題,該怎麼辦?

一分錢​​一分貨的塑膠跑道

下篇:「毒跑道」產業鏈

究竟是什麼造成了「毒跑道」氾濫?家長有不少猜測:是無良廠商使用不良材料?是施工隊沒有資格?是招標、監理等程序不夠透明?答案是,都有可能。

然而,造成這一切的核心是塑膠跑道的國標過於寬鬆,給各個環節都留出了違規操作的空間。有專家一言以蔽之:達到國標的跑道,依然有可能是「毒跑道」。

在財新記者採訪到的多所有「毒跑道」的學校,家長訴求明確:無論如何,先將跑道剷除。然而,成長期的孩子終需運動,什麼樣的跑道才能讓各方都滿意?

落後的國標

1960年代,第一條聚氨酯塑膠跑道問世。在1968年第一次亮相於墨西哥城奧運會後,塑膠跑道很快就風靡世界,成為國際田徑賽事必備的基本設施。

根據塑膠跑道業內人士介紹,塑膠跑道分為透氣型、混合型、預製型等多種。其中透氣型塑膠跑道成本最低,是學校的首選。鋪設此跑道的流程一般為在瀝青或水泥基礎層上鋪設一層透明聚氨酯膠水和「黑顆粒」的混合物作為底層,然後再噴塗上紅色或其他顏色聚氨酯膠水和三元乙丙(EPDM)顆粒的混合物作為面層。

近幾年,出現疑似學校「毒跑道」的異味問題,但在許多案例中,跑道「達標」、「合格」的結論總是難讓憂慮者信服。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消費品檢測部部長樂粉鵬告訴財新記者,近一年該機構接受全國各地約200個檢測跑道樣本,依照現行國標檢測後,結果顯示80%送檢樣本合格。即使以目前標準,國內塑膠跑道的整體產品品質仍有待進一步提升。

對於塑膠跑道的品質,中國至今甚至沒有強制性標準的約束,現有的國標為推薦性標準,檢測項目較少,許多有毒物質都沒有被納入。「這讓劣質廠家很容易鑽空子。」業內人士坦言,「即使是國標合格的跑道,也可能是『毒跑道』。」

中國田徑協會場地人工合成面層檢測實驗室主任、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陳建定對財新記者介紹,現行國標最早在2003年出稿,標準制定組反覆研討調整後,2005年初正式向國家標準委員會報請批准,同期有原化工部橡膠標委會也進行塑膠跑道標準的修訂,幾經協同醞釀後,2011年國標委同時頒布了2個標準: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層》、GB/T22517.6-2011《體育場地使用要求及檢驗方法第1部分:田徑場地》,皆屬於建議標準,不具備強制性。

兩個標準中,對跑道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包括苯、甲苯、二甲苯、遊離甲苯二異氰酸酯、鉛、鎘、鉻、汞等規定了限量。

中國環保協會理事師建華表示,這在當時已是非常嚴格的標準,「我們是參照室內標準要求的,當時國內好多企業還達不到標準,但還是頒布了,這也是當時標準出台要這麼久的原因」。

但陳建定表示,國標委員會頒布時,刪除了當時報批稿中關於有機溶劑(VOC)的限量,而對苯類溶劑、TDI限量作了放鬆調整。也正是這一點,導致了後來製造商在鋪設塑膠面層時大量使用有機溶劑、甚者使用毒性臭味溶劑,給技術不過硬的企業留下了空間。

根據新華社報導,2000年以後,中國運動市場越來越大,對塑膠跑道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許多小型企業擠進市場。目前,國內被國際田徑總會認證的和中國田協審定的聚氨酯生產廠商分別只有十幾家,但實際從事生產的企業有數千家,產品品質卻鮮有保障。

自2015年起,中國取消了體育用品設施生產的相關資格,導致了產業門檻進一步降低,幾乎什麼樣的施工隊都可以生產塑膠跑道。有專家指出,這或許是近一年來新建跑道事故頻傳的重要原因。

師建華介紹,合格的透氣型塑膠跑道一般每平方公尺市價約150元,混合型塑膠跑道均價約每平方公尺200元,預製型橡膠跑道則不低於380元。目前,學校內鋪設塑膠跑道的比例相當大,已經是規模不小的產業。入行門檻低,又沒有嚴格的監管,低價得標的情況經常發生,有的透氣型跑道的中標價格只有七八十元,肯定不是合格產品。

「去年『毒跑道』事件爆發之後,深圳市教育局委託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編製完成《合成材料運動場地面層質量控制標準》,今年3月向社會公示並徵求意見,目前處於試行階段。」參與深圳新標準制定的師建華介紹,新標準在現行國標基礎上擴大了有害物檢測範圍,引入了對多環芳烴、短鏈氯化石蠟和TVOC等限量標準,並規定對進場材料、施工過程、跑道成品進行檢測和監管,比現有的國家標準嚴格得多。

不久前,上海的校園塑膠跑道團體標準《學校運動場地塑膠面層有害物質限量》也通過備案。

2016年6月13日,北京市教委宣布,將會同各相關部門著手制定北京中小學塑膠操場和跑道的建造和監控標準。在新標準頒布前,各校所有在建或待建操場暫停施工。

毒從哪裡來

從原料生產到施工過程,一條跑道有可能在很多環節獲得毒性。《合成材料跑道面層》(GB/T14833-2011)起草人之一、中國環保協會理事師建華認為,之所以出現「毒跑道」,是因為原料生產和跑道鋪設廠家為降低成本或施工方便,以次充好,或添加了很多不該加的材料。

白雲路小學的第二份檢測報告由於參考了深圳新標準,結果顯示多環芳烴、短鏈氯化石蠟,以及催化劑MOCA都有不同程度超標,而這些項目都不包含在國標內。

跑道多環芳烴的檢測限值是50mg/kg,白雲路小學的四個取樣點超標6倍-9倍,分別為454mg/kg、362mg/kg、498mg/kg和338mg/kg,短鏈氯化石蠟限值為1500mg/kg,四個取樣點皆超標20多倍,分別為39952mg/kg、39756mg/kg、29540mg/kg和32960mg/kg。

深圳新標準文件介紹,多環芳烴是由二至七個不等的苯環所組成的化學物質,具有致癌性。而苯並芘是其中毒性最大的一種強致癌物質。MOCA主要用作現澆型聚氨酯材料的催化劑,也有致癌性。

氯化石蠟則是聚氨酯類合成材料面層中的塑化劑和阻燃劑,可改善運動場物理性質。通常來說,聚氨酯中添加的為無毒的中長鏈氯化石蠟,但其中可能含有少量有毒的短鏈氯化石蠟,或被人為摻入價格較低的短鏈氯化石蠟,因此需控制短鏈氯化石蠟的含量。

2016年6月21日,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專欄揭露了河北某非法工坊以廢舊輪胎等黑色垃圾加工成塑膠跑道原料「黑顆粒」。大量廢棄輪胎、廢棄電纜,以及各種說不清來源、品種的橡膠垃圾經過簡單的粉碎和粘合之後,成為學校塑膠跑道的主要原料「黑顆粒」,既無廠名廠址,也沒有相關使用說明,更沒有對產品品質的檢驗合格證。

上海某塑膠跑道建造公司總經理殷海波也曾向財新記者透露「黑顆粒」的品質問題。近期,上海當地的塑膠跑道施工都不再在鋪設跑道底層時使用「黑顆粒」,而是用成本更高的EPDM顆粒替代。根據上海新制定的塑膠跑道團體標準《學校運動場地塑膠面層有害物質限量》,絕大部分「黑顆粒」存在18種多環芳烴超標問題,部分苯並芘超標。

「如果業界遵守規範,對廢舊輪胎進行回收利用、製造塑膠跑道是有利於環保的好事,廢舊輪胎作為原料建造塑膠跑道在歐美國家也普遍存在。但目前國內塑膠跑道標準缺失、監管缺位,才導致了非法作坊的出現」。

在2015年多起「毒跑道」事件發生後,師建華等人透過調查,又新發現EPDM顆粒也可能有問題,某些廠家生產EPDM顆粒時使用了次品橡膠油,如果按照深圳標準測定,最終產物18種多環芳烴超標。除了顆粒方面,劣質的聚氨酯膠水原料也混有甲苯二異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甲苯、二甲苯、甲醛等有毒物質。

在研讀了一些化學資料之後,有些家長直指,塑膠跑道中所含的TDI和MDI也許就是導致孩子不適的污染源。

師建華解釋說,從他的檢測結果來看,即使是所謂的「毒跑道」也沒有檢測出TDI和MDI來,它們應該不是主要原因。「TDI一旦暴露在空氣中會與水蒸氣結合生成無毒物質,反應速度相當快,一般不會被人吸收的,MDI反應速度更快。」

樂粉鵬也表示,他們檢測出的不合格項目主要是甲苯和二甲苯超標,約佔整個送檢樣本的20%;還有少數樣本的苯和鉛不合格,目前沒有檢出TDI或MDI超標的。

殷海波介紹,為了方便跑道施工,施工方會添加一些有機溶劑作為稀釋劑,「目前苯類溶劑很多可以透過國標檢測出來,但是酯類溶劑就不行,國標沒有相關限值,也就不知道施工方加了什麼,還有加溶劑油、環己酮的,這些國標都沒有限制」。

另外,也有部分廠商會在施工時添加用於促進跑道凝固定型的重金屬催化劑和增加跑道彈性的有毒增塑劑,例如鄰苯二甲酸酯類。

公益檢測機構「老爸評測」負責人魏文峰介紹,他們在對浙江溫州瑞安市玉海中心小學的跑道樣品進行定性檢測時,發現大量有毒物質二硫化碳和2-甲基呋喃。參與深圳標準起草工作的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任俊認為,二硫化碳有可能存在於劣質的「黑顆粒」中,也有可能是在添加溶劑裡面加入了二硫化碳。

目前,上海的新標準增加了對TVOC的檢出限值,可以避免跑道施工方亂用溶劑,目前正在公示階段的深圳新標準也已經明確規定,合成材料面層施工嚴禁使用汽油及含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二氯甲烷等的溶劑。

鏟跑道之後

在上地實驗小學是否鏟跑道的協商中,校方問家長:「毒跑道」剷除後,學校操場舖什麼?

寧肯孩子在水泥地上受傷,不讓孩子吸毒!」一位家長興奮地說。

目前塑膠跑道國標第一起草人郭龍對財新記者表示,瀝青因為類似的環保問題,並不適合作為中小學操場,而煤渣或黃土跑道則有揚塵污染。至於水泥跑道,如果不考慮硬度和長時間運動對小學生踝骨的影響,這是惟一的選擇了。

然而,真的沒有合格的塑膠跑道嗎?為國家體育場「鳥巢」鋪設跑道的重慶某建築公司告訴財新記者,「鳥巢」正在使用的義大利進口的某品牌預製型塑膠跑道曾經通過了2008年奧運會嚴格的環境標準測試。

與學校的透氣型塑膠跑道相比,預製型跑道鋪設工程不需要現場攪拌黑色顆粒,而是將跑道按照一定比例,在工廠裡進行整塊加工,然後整體運到「鳥巢」,工人們像滾地毯一樣,把塑膠跑道鋪上去。

然而,「鳥巢」跑道的造價高達每平方公尺1000元左右,是透氣型跑道價格的數倍,一般學校恐難承受。

師建華介紹,因為成本原因,歐美國家的學校很少有塑膠跑道,一般只在專業體育場館使用,國際田徑總會只對跑道的性能有要求,在環保方面沒有提出要求。

另一些家長提出,可以將人造跑道換成天然草地,但上地實驗小學一位體育老師對財新記者解釋,草地維護成本龐大,且無法過冬。她認為,塑膠跑道的避震功能最好,可以給孩子很好的保護,避免運動傷害。

6月22日,教育部官網發文表示,要因地制宜選擇不同的場地建設方案,根據經濟條件、地理環境、氣候條件選擇不同的方案,不要將塑膠跑道作為惟一的選擇。

教育部表示,將協調國家相關專業部門完善相應的標準,並協調有關監管部門加大對塑膠跑道的生產過程的監管,進一步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分工,防止生產過程的監管缺失。

同時,教育部也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嚴格執行相關文件要求,與生產企業簽訂體育場地建設合約時要強調品質標準要求,招標時把品質放第一位,不能簡單以價格作為最主要的競爭指標,也將加強責任追究力度,對「毒跑道」責任人決不手軟。